患者王瑞平(化名),女,陕西咸阳人,主因皮疹伴肌无力半年来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。
患者半年前染发后出现颜面部皮疹,伴瘙痒,无疼痛,于小区诊所口服“氯雷他定”抗过敏治疗,效果欠佳。后病情渐加重,以双上眼睑为中心出现水肿性红斑,前额、额颞部前额出现红色点状皮疹,部分融合成片,双手掌指关节、双肘关节伸侧出现红色皮疹,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“接触性皮炎”,予抗过敏治疗(具体药物不详),病情未缓解。
5月前,患者又出现上肢抬举困难、下蹲困难、咀嚼时肌肉疼痛,轻微吞咽困难,体温正常,无关节疼痛,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,查肌酸激酶升高、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,诊断为“皮肌炎”,予激素及辅助药物。出院后口服甲泼尼龙并逐渐减量,皮疹消褪、肌力恢复正常。
激素减量过程中,患者病情复发,额部及颈前又出现散在红色点状皮疹,肌无力,偶有双膝关节及双骸关节酸胀不适,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,来我院就诊,门诊以“皮肌炎”收入院。
患者入院时,激素面容,双上眼睑水肿性紫红色斑,额部及颞额对称性、水肿性红斑,掌指关节及肘关节伸侧可见紫红色鳞屑性丘疹,伴瘙痒;肌无力,双上肢抬举困难、下蹲困难,咀嚼时肌肉疼痛、吞咽困难,关节疼痛,化验检查示:血沉快,抗核抗体阳性,肌酸肌酶升高,肌电图示肌源性病变。患者阵发性燥热、汗多,舌质红,苔腻,脉滑。
根据患者病史及入院查体,诊断为“皮肌炎”明确,治疗上以“免疫解肌再生法”中西医结合治疗,给予活血化瘀、清热健脾中药汤剂及五痹解毒胶囊、五痹胶囊等药物口服,静点活血通络、营养骨质。调节免疫药物静点,配合中药离子导入、针灸综合治疗。
患者住院1个月12天,眼睑周围皮疹变淡,关节疼痛酸胀消失,力气有所恢复。遂带药出院巩固治疗,医生嘱其注意饮食,避免日晒和劳累。
温馨提示: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的话,可以点击下方的“连线专家”图,您可以与专家“一对一”交流